香港奧運代表隊在2021年東京奧運會創下歷史佳績,例如有「香港女飛魚」之稱的游泳運動員何詩蓓一連奪得兩面銀牌,被封為「劍神」的劍擊運動員張家朗奪下奧運金牌,他們的絕佳表現,振奮了一班運動員繼續堅持追夢。正所謂「台上一分鐘,台下十年功」,運動員要短時間內在賽場上展現最佳實力,背後必須經過日復一日的艱苦訓練。
除了職業運動員要經常操練外,其實從事運動及健身行業的人士亦一樣,即使不在賽場上競逐,也要時刻在學員面前保持良好狀態,才能「不負眾望」!
籃球員最怕十字韌帶撕裂
Jeff年輕時是一名籃球運動員,從小到大酷愛打籃球的他,22歲時如願加入職業球隊接受訓練。可是在一次球賽中,他意外受傷,導致左膝前十字韌帶撕裂。Jeff憶述:「當時原本打算閃避對手,轉身投籃時,卻突然聽到膝關節『啪』一聲,接著一陣劇痛便跌倒在地。最後,我無奈退出比賽並送院治療。」送院後,經過X光和磁力共振掃描檢查,醫生證實Jeff 前十字韌帶撕裂(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ear)。
前十字韌帶撕裂屬於常見的膝關節創傷,經常發生於籃球、足球球員身上,不少著名NBA球星,例如克里夫蘭騎士隊內主將盧比奧(Ricky Rubio)和效力於波特蘭拓荒者隊的達米安·里拉德(Damian Lillard)都曾有過此傷患。根據醫生建議,Jeff接受了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,即抽取部分後腿筋取代撕裂的韌帶,並接受長達超過半年的物理治療,強化大腿肌肉和膝關節的活動能力。Jeff 養傷數月才慢慢復元,惟重返球隊後表現未如理想,經過深思熟慮後,他最終決定放棄籃球夢。

劇烈運動損傷康復時間長
現時,Jeff是一位資深健身教練,深受學員的愛戴。他除了要教授團體課,亦要為學員提供一對一專業健身指導。面對長年累月的高强度有氧運動和負重訓練(Weight Training),近年他開始感覺偶爾膝關節酸軟乏力,深蹲時關節有磨擦感。經醫生詳細檢查後,發現膝關節出現退化跡象。
醫生解釋,退化性膝關節炎(Knee Osteoarthritis)較常發生於年長者,惟也不時有從事健身行業人士求診。由於Jeff過往曾因運動受傷接受手術治療,而長期的負重訓練也有機會令膝關節長期承受過大壓力,提早退化。除了常規的物理治療外,醫生建議他可考慮較新式的富血小板血漿治療(Platelet-Rich Plasma, PRP)或 Sanakin 細胞因子治療法 (Cytokine Rich Plasma, CRP),此類療法有助改善各種急性或慢性的肌腱炎症、肌肉和韌帶損傷,不少運動員如:高爾夫球名將「老虎」活士 (Tiger Woods)、網球名將拿度 (Rafael Nadal)都曾接受治療。

重複操練易有傷患
私人健身教練行業競爭激烈,要成功得到學員信賴,首先自己必需練就完美的身形,Jeff指出健身同行因持續操練而受傷偶有聽聞。他的同事Gary初入行時,便曾因急於提升肌肉線條而進行超負荷訓練,結果引發「網球肘」(Tennis Elbow)。
「網球肘」醫學上稱為外上髁炎(Lateral Epicondylitis),以往經常發生在打網球的人身上,尤其是反手拍使用過度或錯誤用力者。除此以外,如手部和手腕重複或過度地活動,或經常錯誤用力,亦有機會令相關的肌膜勞損發炎,引發此症。幸好Gary及早求醫,透過簡單的藥物治療,再配合相關的物理治療,包括:進行伸展和強化前臂肌肉的運動,配帶矯形支架以避免過度活動相關的肌肉等。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後,Gary 已完全康復。
經過那次的深刻教訓,Gary 健身時比從前更加小心,也經常矯正學員的動作和發力方式,並時刻提醒學員注意讓手部和手腕保持適當休息,避免肌腱過勞。

留意三大護身貼士
從事運動健身行業(如運動/健身教練、運動員)最怕的就是身體傷患,雖然隨著醫療科技不斷發展,愈來愈多新式療法可幫助他們儘快復元,重拾健康體魄。懂得養身之道,才能於運動事業繼續如意發展:
- 補充能量:經常運動的人士體能消耗大,運動後適當補充蛋白質可幫助修復受傷的肌肉組織,增加肌肉量和減低體脂。而補充碳水化合物則可為幫助恢復體力,避免肌肉流失。
- 健康營食:多吃抗氧化食物,例如:番茄、西蘭花、三文魚,既能控制體脂保持理想身形,又能維持體力,減低身體發炎的機會;洋葱、紫椰菜、蘿蔔等富含有機硫化物的食物可強化韌帶、增加關節黏液分泌,還能協助軟骨基質支撐。
- 休息有時: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前行!勤力訓練之餘,也別忘讓身心充分休息。另外恆常的伸展運動要做足,才能讓身體機能保持活力,減低身體組織勞損或發炎的機會。
【醫專薈職業病防治系列】
- 廚師有話兒:餐飲業三大職業病
- 健康紅綠燈:職業司機三大安全隱患
- FTM心事台:全職媽媽最怕自己病
- OL 唔易做:辦公室叢林健康警報
- 速遞員生涯:奔波派貨痛症纏身
- 跑數搵命搏︰代理中介行業風光背後的代價
- 場下十年痛:運動健身行業血汗交織
所有資訊只供參考,並非治療建議,醫專薈並不承擔任何責任。如有疑問,請向專業醫護人員查詢。
醫專薈熱線:(852) 9699 1330
電郵:info@medicinone.com
One comment
Comments are clo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