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壓是甚麼?
血壓是心臟將血液泵進血管時所受到的壓力。
心臟收縮時對血管所產生的壓力稱為「收縮壓」或「上壓」,心臟放鬆時對血管所產生的壓力稱為「舒張壓」或「下壓」。
怎樣才是患上高血壓?
大部份高血壓病人並無明顯病徵。然而如果血壓突然升至200mmHg以上,則可能有劇烈頭痛、噁心、視覺模糊等。在長期高血壓的病人身上也可能出現高血壓併發症的病徵。
根據美國心臟協會 (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) 與美國心臟學學院 (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) 於2017年11月所頒佈的新指引,成年人的血壓可分類如下:
若連續兩次量度出血壓高於130/80mmHg,便是患上高血壓,但不一定要靠藥物控制。但糖尿病患者或長期病患者則可能需要藥物,以確保把血壓降至130/80mmHg以下。
高血壓對我有何影響?
血壓長期偏高,會增加患上心臟病、腎衰竭、中風等疾病的機會,機會亦比一般人高。
為甚麼會患上高血壓?
大部份的高血壓患者都是原發性高血壓 (約佔90%),常找不到原因,多與年齡、家族史、體重、飲食、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。
繼發性高血壓(約<10%),多是由腎炎、腎腫瘤、內分泌失調、甲狀腺分泌失調等疾病引致的,可以是暫時性,亦可以是持久性,治癒或控制這些「源頭」疾病後,血壓大多會回復正常。

治療高血壓:
- 改善生活習慣
均衡飲食,減少進食高鹽及高脂食物,多吃水果、蔬菜,保持適量運動及控制體重,戒煙以及適量飲酒均有助預防高血壓。
- 藥物治療
服用降血壓藥物
降血壓藥物的種類有很多種,醫生會依病者的情況而決定單獨或合併使用不同的降血壓藥物。
大部份病人不會對藥物產生副作用,但少部份病人會出現頭暈、疲倦、乾咳等症狀。
- 自我監管
每天應早晚一次量度血壓,並把讀數紀錄下來,在覆診時把紀錄表交給醫生,可令自己及醫生更能掌握血壓的狀況。
醫專薈熱線:(852) 9699 1330
解釋清晰,很有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