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家記性差、反應慢,是正常的衰退現象,但腦功能比正常速度嚴重衰退,腦中猶如裝載了一塊橡皮擦,將腦功能「歸零」。例如人稱「光纖之父」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,曾為世界作出偉大貢獻,但晚年飽受腦退化症(Dementia)困擾,喪失記憶力和行動能力。
認識腦退化症
腦退化症又稱「認知障礙症」、「老人痴呆症」或「失智症」。隨年齡增長,人的腦細胞會逐漸減少,但腦退化症患者的腦部細胞出現急劇退化,引致腦部萎縮,腦功能嚴重衰退,繼而影響記憶力、認知能力(包括判斷力、方向感、理解及學習能力、算術等)、語言能力等,行為、情緒亦會出現轉變。目前的多項研究發現,患者腦部出現異常的塊狀沉積物、蛋白質纏結,可能與腦細胞退化及死亡有關,但這些現象的成因至今還未釐清。
根據政府資料顯示,隨著本港人口老化日益嚴重,腦退化症患者在未來只會愈來愈多,預計到了2038年,患者數目將高達28萬!這個趨勢將無可避免地對香港醫療系統帶來沉重壓力。
「腦退化症」跟「柏金遜症」( Parkinson’s Disease )有何不同?
兩種疾病經常被混淆,「腦退化症」主要影響患者的記憶力、認知能力、思考能力等;「柏金遜症」則主要影響肢體活動能力(例如:四肢放鬆時會顫抖、步履不穩等),但大部份患者的認知能力及思維均屬正常。
要注意的是,隨年齡增長或病情加重,認知及活動能力的退化可能並存,但兩種疾病背後的病理是不同的,而醫生需要利用臨床檢查去分辨和判斷病情。
從日常生活察覺端倪
現時,醫護人員一般會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(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)所發表的《精神疾病診斷標準則手冊第五版》(DSM-V)內所列的徵狀,為疑似腦退化症患者作出診斷。
腦退化症大致可分為四大類︰
1. 阿爾茲海默氏症(Alzheimer‘s Disease)
2. 血管性腦退化症(Vascular Dementia)
3. 路易氏體腦退化症(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)
4. 額顳葉腦退化症(Frontotemporal Dementia)
當中佔超過一半個案屬阿爾茲海默氏症(Alzheimer’s Disease),腦細胞出現病變並產生異常物質,干擾腦部系統傳遞信息,記憶力會漸進式衰退。
腦退化症的徵狀有不同階段,可由早期的記憶問題,演變至晚期時失去自我照顧能力、對熟悉的時間地點人物感到陌生、行為及情緒出現問題,患者的身體機能亦會逐漸變差,會出現吞嚥困難、大小便失禁、變得消瘦乏力等情況,甚至需要長期臥床。家人可留意患者有否出現以下表徵和徵兆︰
認知能力
- 短期記憶轉差,變得善忘,無法記牢最近發生的事
- 對本身的愛好失去興趣和動力
- 難以處理平時本可應付的事務
- 無法掌握時間、日期
- 失去方向感,即使在熟悉的環境也容易迷路
- 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變差,閱讀書寫變困難
- 重複講話或動作
- 對嘗試新事物抗拒
- 不善於適應改變
- 決策或計劃能力下降
- 處理個人衛生或飲食安排上有困難
- 看見或聽到不存在的事物
情緒變化
- 冷漠
- 情緒不穩定,變得多疑
- 突然發怒或焦慮
此外,要注意腦退化患者不會突出上述全部徵狀,受個人的特質和性格影響,每個人的應對和表現亦有所不同,例如有些患者會因記憶衰退而焦慮,但有些會坦然面對。

風險因素
- 年齡增長(大部份患者為65歲或以上)
- 女性(或與女性較長壽有關)
- 家族遺傳
- 教育程度偏低
- 酗酒
- 腦部曾受傷
- 患有心血管疾病(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心臟衰竭等)
- 因其他疾病導致認知能力受損(抑鬱症、焦慮症)
診斷腦退化症
由於腦退化症是由一連串症狀組成,並非單一疾病,因此醫護人員必須透過認知能力評估作出診斷。
評估大致分為四部分 ,包括︰
- 詢問病歷
- 針對性身體檢查
- 腦神經檢查、心血管檢查,是否跟中風、高血壓等問題相關
- 精神心理評估
- 跟患者進行一連串會能測試,了解認知能力
- 化驗和掃描
- 透過抽血檢驗、腦部電腦掃描(CT)、腦部磁力共振掃描(MRI)及正電子掃描(PET)診斷及評估病情嚴重性
有助判斷其腦退化症的成因、腦退化程度、行為及精神狀態,例如有否出現妄想症及抑鬱,以及患者的照顧者狀態。
10個減緩腦退化小貼士
隨著年齡增長,身體功能衰老,我們的腦部功能不及從前,自然是不可逆轉的事實!至於延遲腦退化的速度,則可從日常生活的細節中鍛鍊腦袋,並建立良好習慣保持身心健康︰
- 常用腦袋
- 大腦發展依循「用進廢退」原則,多用大腦會更佳更快,例如打麻雀
- 均衡飲食
- 多攝取不同營素
- 規律運動
- 運動可以刺激腦部,減緩神經細胞流失的速度。
- 維持社交
- 心智較不易衰退,壽命也會較長。
- 保持開朗
- 研究發現長期處於壓力荷爾蒙下會造成神經元的大量死亡,導致腦部海馬體等區域的萎縮。
- 充足睡眠
- 維持充分睡眠,有助大腦消除疲勞,恢復記憶力及注意力,減低中風機會。
- 遠離煙酒
- 避免煙酒破壞腦部生化機制的平衡,引發器官和身體組織的病變。
- 注意心臟健康
- 避免吃肥膩食物防止患上心臟病、高血壓和糖尿病,延緩患上腦退化症的機會。
- 定時進食
- 三餐依時進食可減少腦部營養不平衡的情況。
- 免受撞擊
- 保護腦袋減低頭部遭受意外傷害的風險。
高錕太太高黃美芸曾於訪問提到,起初對照顧丈夫感到沮喪,甚至責怪自己。慶幸的是儘管高錕忘了畢生發明,但沒有忘掉默默在背後支持自己和付出的妻子。高太曾經在2009年的一個電台節目中,問丈夫是否仍然記得自己,高錕回︰「記得。」
「我怕你遲早唔記得我。」
「No. Definitely.」
他們的故事引證了美麗的愛情故事︰人事已盡變,但情從來未變。
當發現摯愛的親人出現腦退化的徵狀,不少照顧者對於如何照顧患病家人感到徬徨無助。目前有不少免費渠道幫助家屬,例如賽馬會耆智園特別為照顧者提供免費支援及設立熱線,包括照顧錦囊、家屬情緒支援、未來照顧安排等等。
另外,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亦鼓勵市民成為「認知友善好友」,改變公眾對腦退化症的錯誤觀念及對患者的負面標籤,從而建立對腦退化症患者的友善環境。
上述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構成任何治療建議。如有疑問,敬請向專業醫護人員查詢。
醫專薈熱線:(852) 9699 1330
電郵:info@medicinon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