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不少人一聽到膽固醇便會「聞風喪膽」,認為它對健康及外型都會帶來不良影響,但其實膽固醇本身是身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是製作細胞壁、部分荷爾蒙的重要元素。事實上,身體中七八成膽固醇都是由肝臟製造,只有二三成膽固醇由食物吸收。然而,膽固醇是好是壞,則取決於體內「低密度脂蛋白」(LDL) 與「高密度脂蛋白」(HDL) 的水平。
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蘇勇柏醫生指出,「脂蛋白」可以由食物吸收,若進食太多含有「飽和脂肪」或「反式脂肪」的食物,身體就會吸收過多「低密度脂蛋白」。「這些『低密度脂蛋白』好比交通工具,將膽固醇帶入及黏貼在血管上,過多會形成血管閉塞,日積月累便有機會引致心血管疾病,因此坊間又俗稱『壞膽固醇』。」當中,「反式脂肪」會增加「低密度脂蛋白」,並減少對人體有益的「高密度脂蛋白」,對身體的損害更大。
「高密度脂蛋白」是透過進食含「不飽和脂肪」的食品吸收,有助將膽固醇從血管中帶回肝臟分解,排出體外,對身體有益,故又俗稱為「好膽固醇」。簡單來說,動物製品的脂肪大多為「飽和脂肪」,而植物及一些海產的脂肪則大多為「不飽和脂肪」。
徵狀不明顯 要驗血才能知結果
「『壞膽固醇』過高一般沒有明顯病徵,卻容易引起一系列血管疾病,例如心血管閉塞、腳血管閉塞而引致損傷潰爛、腦血管閉塞、中風及腎病,很多時要靠身體檢查才會發現。」蘇醫生說。
目前,醫生會透過檢驗身體的4個指數來判定膽固醇是否過量,包括總膽固醇 (TC)、「壞膽固醇」 (LDL-C)、「好膽固醇」(HDL-C)及三酸甘油脂 (TG)。蘇醫生指,近年醫學界更注重分析「LDL-C」與「HDL-C」兩個指數。「根據指引,建議低至中風險人士的「壞膽固醇」目標指數為3.0mmol/L;高風險人士,即有單一危險因素患者則為2.6mmol/L;但患有心血管疾病者就應該將『壞膽固醇』控制在1.8mmol/L或以下,甚至進一步調低至1.4mmol/L水平。」

另外,亦有醫生建議參考另一指標:總膽固醇與HDL膽固醇的比率(將TC除以HDL-C),以此預測患上心臟病的風險,如果得出的比例低於3.5便是最理想,高於5則增加患上心臟病的機會。
為免吸收過多「飽和脂肪」損害身體健康,選購食品前可查閱食物標籤。他建議市民平時應進食含豐富OMEGA-3(其中一種「不飽和脂肪」)的食物來提升體內「好膽固醇」含量,例如深海魚或其魚油產品,以及現時很熱門的亞麻籽等;而油炸食品、紅肉等應盡量減少進食。此外,足夠的帶氧運動亦有幫助。

萬一發現膽固醇指數超標,一般人總會想到要透過戒口及運動去減低身體內的膽固醇含量。的而且確,這個方向是十分正確的,但正如前文所述,絕大部分膽固醇都是由肝臟製造,以維持細胞運作,無論我們怎樣調整飲食習慣及運動都改變不到這部分的膽固醇。而且膽固醇是否對人體有害,是取決於體內「壞膽固醇」含量,因此蘇醫生建議患者減少進食「飽和脂肪」和「反式脂肪」食物,以降低「壞膽固醇」水平,並同時選擇能提高「好膽固醇」水平的食物。
「為讓有需要的人士控制身體自己製造的膽固醇份量,醫生會處方一線藥物『他汀類』(Statin),減少肝臟製造膽固醇。當然醫生會密切留意膽固醇水平,過低亦會影響細胞運作。」他進一步指,「他汀類」有機會令體內肝酵素及肌肉酵素上升,出現肌肉疼痛或影響肝功能等副作用。「若果有需要,醫生亦會同時處方二線藥物,例如『膽固醇吸收抑制劑』(Ezetimible),用以抑制小腸吸收膽固醇。」常見的副作用有腹部疼痛、腹瀉、腸胃氣脹及感覺疲倦等。此類藥物配合「他汀類」通過不同渠道能有助降低膽固醇。故目前為止,混合藥物治療仍是控制膽固醇的有效方法之一。請注意以上藥物均為處方藥,使用前請諮詢醫生。
敞開心扉以藥物協助
蘇勇柏醫生診症多年,遇過各式各樣的病人,更見證了其心態的變化。資訊發達,讓病人對疾病及藥物有更多認識,但卻同時令他們產生更多顧慮。他說:「有些病人一聽到要服用藥物就會有憂慮,認為靠自己戒口及做運動便可,但多年後仍然沒有成果。事實上大部分膽固醇由肝臟製造,單靠自己降不到多少。而且未必每個人都有很強的自制能力,最後還是需要服藥。」
他強調,任何對降低膽固醇有效的方法如戒口及運動都值得鼓勵;而若醫生認為患者的身體狀況有服藥的必要,並不需對此有太大抗拒。
膽固醇常見錯誤理解:
- 只要控制飲食,年輕或非過重人士就不會有高膽固醇問題。
不一定。由於體內膽固醇有七八成由肝臟製造,基於遺傳或其他原因,即使注重飲食的年輕人,體內都有可能會積聚過多膽固醇。而外表體型不算肥胖的,也有可能膽固醇過高,不能單靠肉眼判斷,要驗血才知道。
- 只要有均衡飲食和運動便可以降低膽固醇水平,不需要藥物輔助。
不一定。正如前文所述,體內膽固醇有七八成由肝臟製造,只有兩三成從食物吸收。高膽固醇人士固然需要均衡飲食和運動,但關鍵亦要靠藥物減少肝臟製造過多膽固醇。
- 膽固醇必然是有害。
不一定。膽固醇是製作細胞壁、部分荷爾蒙的重要元素,過高或過低都對身體不良。而且膽固醇是好是壞,取決於「低密度脂蛋白」或「高密度脂蛋白」含量。
上述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構成任何治療建議。如有疑問,敬請向專業醫護人員查詢。
醫專薈熱線:(852) 9699 1330
電郵:info@medicinon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