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生,我個肝有冇事?(詳解脂肪肝)

時常聽到人問:「醫生,我成日捱夜,唔知個肝有冇事呢?使唔使驗下?」

為什麼大家總覺得肝臟很重要?因為它是人體第二大器官,擔當起非常重要的任務,其主要功能包括解毒或過濾血液中的有害物質(例如酒精及化學物)、製造膽汁以幫助分解脂肪、將葡萄糖轉化為肝糖、儲存重要的營養素(包括肝糖、維他命和礦物質),以及調節膽固醇的代謝和合成血漿蛋白。

一旦肝功能出現問題,患者的健康將大受影響。肝臟疾病的種類不少,除了常常聽到的肝炎外,非酒精性脂肪肝(簡稱脂肪肝)亦十分普遍。脂肪肝是全球最常見的慢性肝病,香港患者佔成年人口25%以上。

脂肪肝患者必然肥胖?

別以為提到「脂肪」二字,必定與肥胖有關,據香港中文大學早前曾進行有關脂肪肝的研究 ,結果發現每5名非肥胖人士就有一人被驗出有非酒精性脂肪肝。換句話說,身形瘦削的人也不要心存僥倖,如有懷疑,應盡快約見醫生及進行身體檢查。

脂肪肝成因:

脂肪肝即脂肪性肝病,是由於肝臟細胞積聚過多脂肪(超過肝臟容積的5%)而形成,其成因可分為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。脂肪肝可以是單純脂肪積聚,也可以引發脂肪性肝炎和結疤,令肝臟出現纖維化,逐漸演變成肝硬化,影響肝臟正常功能,嚴重的甚至可以導致肝臟衰竭或肝癌等併發症。

 

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臨床演變過程

正常肝臟

 ↙               ↘

 單純脂肪化   →   脂肪性肝炎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↓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肝臟纖維化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↓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肝硬化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↓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肝臟衰竭 / 肝癌

風險因素:

  1. 酗酒

  2. 二型糖尿患者

  3. 肥胖及血脂異常(Dyslipidemia)

    • 三酸甘油脂水平過高
    •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壞膽固醇)水平過高
consultation

一旦察覺有脂肪肝病徵,應盡早進行身體檢查,以免病情惡化。(醫專薈健康資訊網)

病徵:

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蘇勇柏醫生指出:「患者一般沒有症狀,大部分病例是在進行檢測肝臟發炎和受損程度的肝功能血液測試時,被發現肝臟出現異常,或進行腹部超聲波檢查時被診斷。特別要注意的是,脂肪肝的症狀通常並不明顯,甚至很多患者是沒有症狀的,部分患者會食慾不振、噁心及嘔吐、右上腹不適及疲勞。臨床特徵則包括肝臟發大。

在香港,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情況相當普遍,大約每4個成年人便有一人患上。任何年齡、種族的人士也有機會患上,即使身形瘦削,也一樣有機會發病。

 

mri
磁力共振掃描可作為醫生診斷脂肪肝的其中一種影像檢查方式。(醫專薈健康資訊網)

如何診斷脂肪肝:

  1. 影像檢查(例如超聲波、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掃描)

  2. 肝纖維化掃描(Fibroscan)

    • Fibroscan 是一項安全,無痛,無創傷性,無輻射的檢查,用於評估肝臟脂肪的含量和纖維化的程度。檢查時,病人需要平躺在床上,醫護人員會在病人皮膚上塗上水溶性啫喱,並將探測器輕放於右下方肋骨之間的皮膚表面進行檢查,探測器所釋放至肝臟的衝激波對人體無害,病人亦只會感到探測器的輕微震動。
  3. 肝穿刺活組織檢查(Liver Biopsy)

    • 很少情況需要進行此項檢查

治療方法:

脂肪肝是一種可預防的疾病。如能及早發現,可望大幅改善病情。

  1. 減低與脂肪肝相關的風險

    • 維持適中的體重和腰圍
    • 保持均衡飲食
    • 恆常運動
    • 避免飲酒
    • 不吸煙
    • 維持適中的血糖、血脂和血壓水平
  2. 治療與脂肪肝相關的疾病

    • 例如肥胖、二型糖尿病或高血脂。有需要時,可使用藥物去控制病情及其併發症。對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來說,戒酒可逆轉肝臟的脂肪變化。
  3. 營養補充劑

    • 有研究發現,適當服用營養補充劑可以改善脂肪肝的情況,服用前應先咨詢醫生意見。
  4. 肝臟移植

    • 已發展至晚期肝病的脂肪肝患者,則可能需要接受肝臟移植。

 

延伸閱讀:

閱肝——香港中文大學肝臟護理中心

https://www.livercenter.com.hk/


如有任何疑問,請向專業醫護人士查詢。

醫專薈熱線:(852) 9699 1330

電郵:info@medicinone.com

2 comments

發表迴響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