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小朋友情緒失控】小朋友天真可愛,但情緒或小脾氣說來就來,分分鐘翻臉比翻書快,大人可能都難以招架。
想要讓小朋友學識控制自我情緒,首先要找出小朋友情緒失控原因:是自我情緒調節能力低,缺乏自控能力,表達能力差,一點小事就發脾氣?還是外在影響其個人的情緒起伏,缺乏可處理或判斷的能力?引導小朋友明白其情緒失控因由,再學會如何控制情緒可能才是助他們成長的關鍵。那麼,小朋友情緒失控原因有哪些呢?
小朋友情緒失控(一):條件未如滿足
當小朋友想要一件東西的時候,家長拒絕,這樣會易導致小朋友情緒爆發,例如當他們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,如果誰替他們做了或完成,小朋友就會大哭大鬧,必須重做一次才行。
小朋友情緒失控(二):心理需要未得到滿足

如果家長對孩子未給予相應的重視,可能會導致他們缺乏安全感。部分小朋友為想得到家長重視,可能會透過發脾氣的方式引起家長注意力。在日常生活中,當小朋友和你說話的時候,而你在玩手機,或者是自顧自的做著其他的事情,比如當孩子想要和你分享她的戰績時,想要得到你的認可和誇獎,而你給與的回應只是哼哼兩聲,這樣孩子覺得很失望,所以產生了不滿的情緒。
小朋友情緒失控(三):經常被父母責駡

利用責罵管教小朋友有可能形成惡性循環。當對父母的叫罵產生逃避心態,小朋友的所有注意力均將投入如何趕快結束或逃過一劫,所以他們好大機會會立即反應並乖乖聽話,但事實上小朋友可能覺得「乖一下」就能停止父母管教。而長期責罵孩子,更有機會導致小朋友性格較膽小,自卑或懦弱。
拆解小朋友情緒失控
當小朋友情緒失控或發脾氣時,我們首先要找到原因,然後鼓勵孩子說出委屈和發脾氣的原因。而引導情緒亦很重要,現在我們就學習如何拆解這個「情緒炸彈」。
家長要學會接納
家長首先要接納小朋友的負面及正面情緒,明白他們均擁有正常的喜與怒,並幫助排解情緒。針對一些不良行為,家長亦要冷靜處理,以及告訴他們正確方法,當表現進步或有所改善,家長更應鼓勵之。
適時採取隔離法
把他單獨放在房間里,作短暫的隔離和冷落,讓他有時間冷靜下來。反覆幾次,小朋友自然會明白發脾氣時,哭鬧都毫無意義,得不到家長的注意亦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,逐步減少亂發脾氣的機會。
等小朋友情緒平靜後,應及時進行教育引導,釐清好壞,同時亦要讓小朋友明白父母都是愛惜他們的,只是不喜歡無理取鬧的行為。
補充脂質

有研究發現體內Omega-3中的EPA濃度越低的小朋友,其魚油的補充治療對其專注力與警覺性有較大的改善,可改善專注力不足/過度活躍症ADHD孩童的專注力 。食用相關營養補充品不失為專注力不足解決的好方法。
而通過已註冊的專利特殊技術,連結Phosphatidylserine(PS)及Omega-3,產生富含EPA脂肪酸的PS-Omega-3的Vay-R®維智寧®(英文舊商標為Vayarin®)有效改善小朋友與脂質不平衡有關的學習及生活需要,為腦部提供重要養份。

注意力轉移
小朋友愈年幼,情緒愈不穩,注意力亦愈易轉移。所以可適時採取注意力轉移法,比如當小朋友哭鬧時,給他說一個故事或給她一個玩具以轉移其注意力,因小朋友的情緒大多來得快,去的也快,較易讓他們停止哭鬧。
當小朋友還未學會掌握個人情緒時,家長可適當介入並引導小朋友,以及如何正確發洩情緒。而這是一個學習過程,家長應在此階段給予小朋友足夠的關心和愛,助他們建立並擁有更為樂觀積極的心態,以及獨立自主的能力。
(以上資料由廣告客戶提供。)
其他健康內容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