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童慎防手足口病

手足口病(Hand, foot and mouth disease) 是具有高度傳染力的疾病,全球各地都曾出現個別感染或集體爆發,常見於兒童(尤其 5 歲以下幼童),但成人亦有機會感染。夏季至初秋較活躍,本港的手足口病高峰期為 5 至 7 月,踏入冬季 10 至 12 月時亦有機會出現較小型的高峰期。

由病毒感染而起

手足口病可源自不同的腸病毒感染,佔大部份為「柯薩奇病毒」Coxsackie Virus 及「腸病毒 71 型」Enterovirus 71(簡稱 EV 71),當中以「腸病毒 71 型」引發的病徵較重,更可引致嚴重併發症包括病毒性腦膜炎、病毒性腦炎及類小兒麻痺症癱瘓等。

患者受腸病毒感染至病發期間的潛伏期約為 3 至 7 日,即使於潛伏期內並未出現病徵,已可將病毒傳播。

手足口病的病徵

手足口病患者一般會出現發燒、身體疲倦乏力、食慾不振等徵狀,一兩天後開始長出皮疹、水疱(顧名思義,多見於手掌、腳掌及口腔三個部位,亦常見於臀部及生殖器官附近)。

皮膚紅疹或帶有水疱,大多不痛不癢,消退後一般不會結痂或留有疤痕。

舌頭、口腔黏膜、牙肉及上顎位置亦可出現紅點狀水疱,慢慢變成潰瘍,令患者感到疼痛並影響進食、吞嚥。

大部份病徵會於 7 至 10 日內消散,患者一般可自行痊癒,身體亦會對是次感染的腸病毒產生抗體。不過,因腸病毒種類繁多,病癒後亦有機會再患上由其他腸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。

大部分手足口病患者會在患病的一兩天後,於手掌、腳掌、口腔三個部位長出皮疹、水疱。(醫專薈健康資訊網)

手足口病可致嚴重併發症

全科醫生袁靜怡醫生指出:「手足口病通常由腸病毒引起,而多種腸病毒當中,以腸病毒71型最受關注,因它可引致嚴重併發症,包括心肌炎、病毒性腦膜炎、病毒性腦炎、類小兒麻痺症癱瘓等。」

若患者出現持續高燒、手腳乏力、吞嚥困難以致出現脫水或體重下降,甚至反覆嘔吐、抽搐、神智迷糊不清、持續嗜睡等,則需盡早求醫,按情況安排住院檢驗及治療。

傳播途徑

手足口病主要透過接觸傳播,常見的高風險傳播途徑包括:

  • 曾接觸患者的飛沫、唾液、鼻腔或喉嚨分泌物、嘔吐物、糞便等
  • 直接接觸患者身上穿破的水疱
  • 觸摸已污染的食物、物件(例如毛巾、床單被鋪、餐具、玩具等)

病毒於患者體內潛伏時已具傳染力,而患者於病發的首週最容易將病毒傳開,藏於糞便中的病毒的傳染性甚至可持續數週,故校舍、院舍等均是容易出現集體爆發的環境。

手足口病主要透過接觸傳播,應避免與患者共用餐具、毛巾等物品,以防傳染。
(醫專薈健康資訊網)

診斷和治療方法

醫生根據上述的手足口病病徵作臨床診斷。若患者需住院接受治療,院方會安排抽血及檢驗鼻咽分泌、糞便等樣本,以評估監察病情及確認致病源。

現時為止,醫學界還未有針對手足口病的特定藥物或有效疫苗,一般建議患者保持足夠休息、多喝水補充身體水份。治療則以紓緩發熱、皮膚水疱紅疹及黏膜潰瘍引起的痕癢痛楚為主,徵狀一般於一星期內自行痊癒。

較嚴重患者則需留院持續監察維生指數、各種驗血項目水平、器官功能等,並同時接受支援治療(例如:靜脈輸液)。

預防方法

要防範手足口病,應謹記:

  • 成人或兒童也要注意個人衛生、勤洗手
  • 保持空氣流通及家居、校舍等地方清潔
  • 常觸摸的用品、玩具,尤其共用物品,可用稀釋家用漂白水多加清潔消毒

手足口病患者應減少接觸其他人士,避免上班上學或參與集體活動。由於手足口病容易透過兒童之間的密切接觸而傳播,袁靜怡醫生提醒:「家長應替患病子女每天檢測體溫,留待退燒及水疱收乾結痂後,再安排回校上課。若受腸病毒 71 型感染,更應延至水疱收乾結痂後 14 天才回校。」

有關機構接獲手足口病個案通報後,亦會展開流行病學調查,及向相關處所建議一系列感染控制措施。

您或感到有興趣的題目:

水痘不是兒童「專利」

小朋友發燒了,是流感嗎?


以上內容僅供參考,並非治療建議。如有任何疑問,請向您的家庭醫生或專業醫護人員查詢。
醫專薈熱線:(852) 9699 1330
電郵:info@medicinone.com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