坊間傳說,如果「生蛇」圍繞身體一圈就會引致死亡。究竟是不是真的?「生蛇」又與「水痘」有甚麼關係?會否高度傳染?不如讓我們先了解什麼是「生蛇」,文末再揭曉謎底吧!
甚麼是「生蛇」?
帶狀疱疹(俗稱「生蛇」)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(Varicella Zoster Virus, VZV)引致的疾病。人類感染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後,會長出水痘。水痘痊癒後,病毒以靜止狀態潛伏於人體神經系統內,當免疫系統變弱、工作及生活壓力過大,過度疲勞時,病毒便有機會活躍起來,乘虛而入引致「生蛇」,而年齡越大發病率會相應提高。
病徵
患者的皮膚會出現呈帶狀排列的紅疹及水泡,分佈在受影響脊髓神經線連接的皮膚表面,並持續引起陣陣刺痛、灼熱感,伴隨疲倦、全身乏力、頭痛、腸胃不適或發燒等症狀。
數天後水泡會開始收乾、結痂並脫落,其他徵狀亦逐漸消退,但「生蛇」引起的後遺症「後帶狀疱疹神經痛」可持續多年。
嚴重的「生蛇」可導致皮膚感染、肺炎或神經系統併發症;若紅疹及水泡出現在面部,則可能影響視力、聽覺,嚴重者可導致失明、失聰,故須儘速求診。

究竟「生蛇」會不會傳染?
家庭醫生袁靜怡醫生指出,帶狀疱疹本身是水痘的併發症,並非直接由傳染得來。不過,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具有傳染性,對於從未出過水痘、對水痘沒有抗體的人士來說,可能會因接觸水痘或「生蛇」患者的水泡液而感染水痘,繼而在若干年後併發帶狀疱疹。
併發症
- 後帶狀疱疹神經痛(Post-herpetic neuralgia)
- 皮膚次發性感染
- 眼帶狀泡疹(Herpes zoster ophthalmicus),可導致失明
- 雷氏症候群(Ramsay Hunt syndrome / Herpes zoster oticus)
- 顏面神經麻痺
- 耳帶狀疱疹,可導致失聰
- 局部喪失味覺,並出現口乾、眼乾情況
- 周邊神經病變
- 肺炎
- 腦膜炎
治療方法
- 於發病的 72小時之內,服用抗病毒藥物,有助減輕病情,縮短患病時間及降低急性及後帶狀疱疹神經痛的程度,但藥物必須經由醫生處方可服用。
- 可於患處塗上外用藥膏,幫助紓緩皮疹痛楚,加快水泡結痂。

預防方法
- 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
- 保持均衡飲食、恆常運動及充足休息,遠離煙酒
-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
- 避免接觸水痘或帶狀疱疹患者;如接觸到患者的水泡液,應馬上使用梘液和清水潔淨皮膚。
- 接種帶狀疱疹疫苗
- 疫苗能安全和有效地降低帶狀疱疹、後帶狀疱疹神經痛的發病率,減輕急性感染及後遺的痛楚,成效高達70%。
- 次數:只需接種一針。
- 建議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人士:
- 50歲或以上人士(不論男女),及曾患帶狀疱疹者於病發後一年或以上,均適合接種帶狀疱疹疫苗;若曾患過水痘,應考慮及早接種此疫苗。
- 50歲或以下人士,若曾患過水痘、帶狀疱疹,或免疫力較弱,亦有「生蛇」風險,一般而言風險按年齡增加,建議諮詢家庭醫生意見,考慮是否需要或適合提早接種疫苗。
目前帶狀疱疹疫苗較常為醫學界採用(例如 SHINGRIX 帶狀疱疹疫苗),在臨床測試中,證實疫苗對50歲及以上的成年人預防感染帶狀疱疹的有效率超過90%。但要注意,帶狀疱疹疫苗是預防性質,並非用作治療「生蛇」,現正「生蛇」者不適合接種此疫苗。
延伸閱讀:「生蛇」傳說的真相
文首提到坊間時有聽聞如果「生蛇」圍繞身體一圈便會導致死亡。其實此傳說並不真確。
我們首先要了解,人體神經線是由背部中間的每一節脊髓,向兩邊一左一右的分佈。而帶狀疱疹發病時,是沿著一條神經線的分佈,故不可能連接左右兩條神經線而形成一圈。
帶狀疱疹於兩處神經線分佈的部位同時病發的例子屬少數,而在同一節脊髓的左右神經線同時病發的機會更少。此類情況顯示患者免疫力很弱,需要儘早求診以查明病因。
如對「生蛇」有任何疑問,請向你的家庭醫生查詢。
醫專薈熱線:(852) 9699 1330
One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