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職銷售經理的吳女士工作十分繁忙,經常要巡舖,也要在店內長期站立招待客戶。最近一兩年,她發現小腿上浮現礙眼的「青筋」,更會凸起呈蚯蚓狀。她的小腿及足部偶然會腫脹和容易疲倦,令她深感困擾,無奈地放棄穿高跟鞋,亦要穿著長褲遮蓋青筋。
其實這些「青筋」在醫學上稱為靜脈曲張(Varicose Veins),不僅影響外觀,而且會造成痕癢、疼痛等問題。
靜脈曲張成因
人體內的靜脈分為深層靜脈(深藏於肌肉層)及表層靜脈(位於皮下組織層),兩者均負責將血液從身體各處帶回心臟。由於靜脈的血壓較動脈低,下肢的血液輸送需要靠腿部肌肉活動時像水泵般一收一放,從下而上推送至心臟。
腿部靜脈內壁每隔數吋距離就會有一對瓣膜,防止血液輸送往心臟期間受地心吸力影響而倒流。但當表層靜脈的瓣膜出現功能減弱,無法牢牢閉鎖,血液便會倒流並積聚在下肢,加重該部位靜脈的壓力,使血管壁擴張,形成了靜脈曲張。
常見症狀
根據臨床症狀,靜脈曲張的嚴重程度可分為六級:
第一級︰患者下肢皮膚出現蜘蛛網狀的微絲血管或靜脈,對外觀稍有影響
第二級︰靜脈位置開始腫脹、呈凸起蚯蚓狀或結節狀
第三級︰腿部出現水腫,容易麻痹、酸痛、僵硬,或肌肉抽筋
第四級︰腿部膚色異常變深,出現色素沉澱、濕疹、痕癢、皮膚硬化等
第五級︰腿部有機會出現靜脈潰瘍,但仍可癒合
第六級︰腿部的靜脈潰瘍持續無法癒合,嚴重者或須截肢

高風險類別
靜脈曲張是常見的都市病,長期坐着或站立的上班族,例如空中服務員、教師、醫護人員、售貨員、餐飲從業員、職業司機、搬運工人等,雙腿因缺乏運動或持續受壓,減慢下肢血液循環,較容易出現病徵。以下六類人士屬高風險類別︰
1) 需要長期站立工作的人
2) 久坐缺乏運動的人
3) 孕婦(分娩後,靜脈曲張情況會有所減退,卻不會完全消失)
4) 肥胖人士
5) 靜脈瓣膜逐漸老化的長者
6) 常穿高跟鞋的女士,令小腿長期肌肉繃緊
治療方法視乎嚴重程度
根據上述有關靜脈曲張的六大嚴重程度等級,病情屬初期的話(第一級至第二級),可以穿著醫療用的壓力襪,為腿部提供合適壓力:最大壓力點位於腳踝,往上逐漸減輕,幫助下肢的靜脈血液從腳底往上回流至心臟,減少靜脈及靜脈瓣膜所承受的壓力,改善情況。
避免情況惡化,需要久坐或久站的人士可做以下3項簡單腿部運動來預防及改善下肢痠痛、腫脹問題︰
【運動一】︰提腳跟
保持站立,雙腳來回踮起腳尖、再踮腳跟,各20下。
【運動二】:踏步
站穩後單腳往後屈膝、勾起腳跟,用力收緊腿後側肌肉20下,再換腳練習。
【運動三】:單腳上抬
站穩後,向前抬起單邊大腿並保持膝蓋彎曲、將腳板勾起,再收緊膝蓋伸直小腿,重覆約20下,再換腳練習。
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蘇勇柏醫生指出:「若病情已發展至中後期(第四級至第六級),由於受損的靜脈瓣膜是無法復原,穿壓力襪已不足以阻止病情惡化,目前亦無藥物可根治此症,會按患者情況建議進行外科手術治療。」
傳統的外科手術的原理是,找出靜脈出現病變的部份,將其結紮並拔除;雖然手術成功率高,但創傷較大、復原時間較長,亦會留下疤痕。
近年開發的微創治療,只需於一個約一厘米的小切口放入導管,以靜脈射頻技術、靜脈激光,消融出現問題的血管,使其閉合;比起傳統開刀手術,後者治療靜脈曲張只造成一個不起眼的小傷口,手術後不會影響日後走路,而女士接受手術後可無顧慮地穿裙子。射頻手術基本上安全及成效高,而過程中燒熔掉的血管日後亦會被身體自然吸收。
硬化劑治療可用於較細小的靜脈曲張,於病變靜脈內注射硬化劑,使靜脈內壁纖維化,繼而硬化、萎縮;「醫用膠水」則為現時較新的療法,當中含有的物質可於血管內快速凝固,將病變血管堵塞黏合。

預防方法
雖然靜脈曲張問題看似不會致命,但已受損的靜脈瓣膜是無法復原的,若任由其情況惡化而不加以理會,可帶來截肢的風險,因此改變日常生活習慣能起一定預防作用。
- 避免久坐或久站,盡量每半小時左右走動一下或轉換姿勢;若難以走動則可嘗試間歇地活動下肢肌肉,如提腳跟、抬腿、踏步、伸展腳趾等;
- 每天趁休息時間輕輕按壓小腿及足部肌肉;
- 長時間坐着或躺卧時,把小腿墊高,促進下肢血液循環、減輕腫脹;
- 若皮膚開始因靜脈曲張出現皮疹、色素,須注意皮膚護理,切勿用力洗、擦、抓皮膚,以免曲張、凸起的靜脈破裂引致出血;
- 避免穿著過緊的衣物,影響下肢血液循環;應配合醫生或治療師的專業建議穿著合適的彈性襪或壓力襪;
- 保持恆常運動鍛鍊小腿肌肉;
- 控制體重減輕腿部承重壓力。
你或許感興趣的文章:
跑步膝的認知及預防
所有資訊只供參考,並非治療建議,醫專薈並不承擔任何責任。如有疑問,請向專業醫護人員查詢。
醫專薈熱線:(852) 9699 1330
電郵:info@medicinone.com
2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