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膚癌於全球的發病率不斷增加,尤以白種人居多。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顯示, 2019 年非黑色素瘤皮膚癌已位列本港十大常見癌症第八位。誘發皮膚癌的主因,與皮膚長期暴露於陽光或紫外線下(包括紫外光燈)有關,對於平日少做足防曬措施的人士絕不可輕視此症。
皮膚癌種類
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,皮膚癌通常分為「黑色素瘤(Melanoma)」和「非黑色素瘤(Non-Melanoma Skin Cancer)」兩大類別,最常見有以下 3 種皮膚癌:
1. 黑色素瘤(Melanoma)
黑色素瘤屬危險及高度惡性的皮膚癌,於表皮層的黑色素細胞形成,生長速度極快,可出現潰瘍,並有早期擴散的傾向,淋巴、肺部、腦部均是常見的擴散位置。
以下兩類皮膚癌統稱為非黑色素瘤(Non-Melanoma Skin Cancer),常見於白種人當中:
2. 鱗狀細胞瘤(Squamous cell carcinoma,SCC)
這是第二種最常見的皮膚癌,與基層細胞癌比較,其侵略性及對原位組織的破壞力更高。患者皮膚通常出現紅色斑塊,腫塊或潰瘍,可擴散至淋巴,少數可遠至肺部或骨骼。若出現擴散的情況,治癒率則較低。
3. 基層細胞瘤(Basal cell carcinoma,BCC)
最常見的基層細胞瘤多出現於頭頸位置,也有三成個案長於鼻子,生長速度相對緩慢,可出現痛楚、流血、結痂,甚至潰瘍。雖然此類皮膚癌出現擴散的機會較少,但亦可引致原位組織感染及壞死。
「ABCDE 法則」作皮膚癌初步診斷
事實上,皮膚上的異常增生、腫塊,或其他變化,都可以是皮膚癌的病徵。醫生一般會以「ABCDE 法則」作為臨床判斷皮膚癌的參考,如患者察覺皮膚組織出現以下特徵,應盡快就醫以作診斷及進一步檢驗,以免耽誤病情。

Asymmetry:形狀不對稱
Border:邊界不規則
Color: 顏色不均勻
Diameter:直徑大於6毫米
Evolution:出現變異,包括體積增大,顏色變異,感到痕癢、痛楚,出現傷口、發炎、流血、潰瘍等
根據「ABCDE 法則」,若皮膚有新長出的痣、斑或腫塊,而且變大、變深、甚至變色,又或是出現痕癢、疼痛、出血、發炎等情況,應向醫生求診以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檢驗。
皮膚癌的高危因素
誘發皮膚癌的成因眾多,主因與皮膚長期暴露於陽光或紫外線下(包括紫外光燈)有關,而隨著年齡漸長,皮膚中積聚的紫外線也日積月累地增加,患皮膚癌的風險亦相應增加。
另外還包括其他高危因素:
- 皮膚白皙,不易曬黑但容易灼傷
- 身上長有大量痣
- 身體免疫系統較弱
- 本人或曾有皮膚癌家族史
- 早年曾被曬傷
- 曾接受放射治療
- 常接觸瀝青、砷、焦煤等化學品

診斷方法
醫生會先透過經驗作臨床判斷,如懷疑患上皮膚癌,一般會建議找外科醫生進行皮膚活組織切片(Skin Biopsy)作進一步檢驗。
活組織切片檢驗適用於大部分皮膚腫塊,是一種用以分辨良性和惡性皮膚瘤最簡單的小手術。方法是從患處皮膚拿取樣本,放在顯微鏡下檢驗,一般只需要等待兩至三天就可以知道結果。皮膚活組織切片檢驗可以分為以下兩個類別:
- 切除性活組織檢驗(Excisional Biopsy):
醫生會在有懷疑的皮膚組織周邊進行局部麻醉,用手術刀切除一小片該處的組織,再送到化驗室檢驗,在顯微鏡下觀察增生的細胞屬於良性還是惡性。
- 鑽取式活組織檢驗(Punch Biopsy):
進行局部麻醉後,醫生會將圓筒形刀片嵌入皮膚形成切口,把切割的皮膚鉗起並切取組織,最後於傷口縫針,組織樣本會被送去化驗室檢驗。過程比切除性活組織檢驗更快。
如進行活組織切片檢驗時已將所有癌腫切除(以化驗報告作準),則無需再次進行外科手術切除。不過要留意,如果癌細胞已屬擴散階段,則需使用其他檢驗來檢查患者身體其他部位,如電腦斷層掃描(CT Scan)、磁力共振掃描(MRI)。

治療方法
針對皮膚癌的類型、嚴重程度等,治療方法亦有所不同,包括外科手術切除、放射治療、電灼和刮除治療、冷凍治療、局部化學治療、生物治療、免疫治療等。
以下是黑色素瘤、基層細胞癌及鱗狀細胞癌的一般治療方法。
黑色素瘤
初期可以外科手術切除,如切除面積較大,或需植皮來修補傷口;亦可能需要預防性切除局部淋巴,以避免癌細胞擴散;晚期或因其他原因無法進行手術時,則需要進行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,也可配合生物治療及免疫治療等。
鱗狀細胞癌
大多可以手術徹底切除,無法進行手術的個案則可利用放射治療。
基層細胞癌
通常會以小型手術方式切除,或透過電灼和刮除治療(即用刮除刀取出癌腫,再以電灼來止血及消滅周圍殘餘的癌細胞)、冷凍治療(即利用液態氮冷凍技術來凍死癌組織)。據統計顯示,約 5% 至 10% 患者經治療後會出現復發。
不論患上哪種皮膚癌、或採用何種治療方法,患者於治療後必須定期覆診,讓醫生跟進是否有復發,或出現新的皮膚癌腫。
預防方法
預防皮膚癌應做以下措施︰
- 減少陽光及紫外線直接照射皮膚,以及長時間曝曬
- 避免使用日光燈和人工曬燈床照射皮膚
- 於紫外線指數偏高時外出,塗抹防曬霜
- 外出活動時,戴闊邊透氣的帽子或利用太陽傘遮擋,避免陽光直射
你或許感興趣的文章:
激光治療黃斑瘤有效嗎?
更多皮膚診治資訊及健康貼士,請瀏覽:
醫專薈皮膚疣資訊中心 (www.warts.hk)
所有資訊只供參考,並非治療建議,醫專薈並不承擔任何責任。如有疑問,請向專業醫護人員查詢。
醫專薈熱線:(852) 9699 1330
電郵:info@medicinon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