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醫生,我日頭頻頻急尿,不但唔敢搭長途車,睇戲亦要特登買走廊位,方便隨時去廁所。更慘係夜尿次數增加,一晚會去三四次廁所,搞到冇覺好瞓,會唔會係腎虧?」
年過五十的梁先生,兩年前開始有尿頻問題,不只日間小便次數增加,晚上更受夜尿困擾,經常要起床去廁所,嚴重影響睡眠質素。他本來以為這些只是年紀大的現象,未有正視,後來發現排尿不順暢,須用力或等候片刻才能排出小便,偶爾更有刺痛感覺,遂向醫生求診。經詳細診斷後,發現是前列腺增生(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, BPH),以致阻礙排尿,引起各種泌尿系統徵狀。
甚麼是前列腺增生?
前列腺是男性的生殖腺體,大小如核桃,位處膀胱之下、直腸前方,並包圍著尿道;其生長及功能由男性荷爾蒙控制,主要作用是分泌前列腺液讓精子游動。
全科醫生袁靜怡醫生解釋:「前列腺增生又稱前列腺肥大,屬良性增生,並非癌症。現時醫學界對前列腺增生的成因仍未有確切定論,一般相信與年齡增長有莫大關係,好發於 40 歲以上男士,約半數 50 歲以上男士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,70 歲以上男士則有超過 7 成出現由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泌尿系統徵狀。」
不少男士踏入五、六十歲都會出現小便問題,但大多都認為只是「年紀大,機器壞」,不必求診,忍一忍便可以,忽視了當中的嚴重性。前列腺增生初期未必會出現病徵,但當其體積日益脹大,達至壓逼尿道的程度,就會阻礙排尿!
前列腺增生或會引起以下各種泌尿系統徵狀:
- 尿頻:日間小便次數增加,夜尿亦變得頻密
- 排尿困難:須用力或等候片刻才能排出小便
- 排尿時尿流緩慢、斷續、不暢順;感覺刺痛、灼熱
- 排尿後感覺小便未排清,或出現滴尿狀況
- 小便帶血
前列腺增生有機會引起尿頻和排尿困難,影響生活質素。(醫專薈健康資訊網)
及早治療勿死忍
即使前列腺增生影響了生活,但有部分患者覺得關乎面子或感到尷尬,寧願「死忍」也不願求醫。事實上,前列腺增生有機會引起不同併發症,包括以下 4 種:
-
急性尿瀦留(Acute Retention Of Urine, AROU)
急性尿瀦留是突發狀況,患者因尿道受嚴重阻塞而無法排出小便,膀胱積聚大量小便並不斷脹大,下腹脹至刺痛,令患者感到異常痛苦。患者需要緊急導尿(以導尿管,俗稱「尿喉」,直接將尿液從膀胱導出體外),以防膀胱脹滿後尿液倒流並損害腎臟。此後,醫生會制訂後續方案,治療引起急性尿瀦留的病因。
一些常見於傷風感冒藥、抗敏感藥的成份,例如抗組織胺(Anti-histamine)、偽麻黃鹼(Pseudoephedrine)、麻黄鹼(Ephedrine),均可影響膀胱肌肉及尿道的收縮功能,加劇泌尿系統阻塞,導致急性尿瀦留。
-
尿道炎、膀胱炎
因排尿受阻,積聚於泌尿系統的餘尿增加,容易造成感染。
-
膀胱機能受損
膀胱壁肌肉需長期加倍施力以協助排尿,因而逐漸增厚,甚至纖維化,久而久之會變得衰弱無力、欠缺彈性,難以排清尿液。
-
腎功能受損
較嚴重的前列腺增生可令尿液從膀胱倒流至腎臟,造成腎水腫,甚至損害腎功能,引起尿毒症。
如何診斷前列腺增生?
-
參考「國際前列腺徵狀評分表」(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, IPSS)
以此評估因前列腺疾病引起的泌尿病徵及其嚴重程度。
-
臨床檢查
醫生可替病人作肛門指檢,估算前列腺大小、形態、是否出現異常硬塊,也可進行小便化驗,查找尿道感染、血尿或蛋白尿等問題。
-
血液檢驗
- 前列腺特異抗原(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, PSA)
由前列腺分泌的醣蛋白。除了前列腺癌,尿道炎、前列腺增生、急性尿瀦留等問題也可令 PSA 水平上升。若 PSA 指數高於 4 ng/ml,代表前列腺有可能出現病變,醫生會建議安排進一步檢查以作診斷(包括排除前列腺癌)。若患者確診患有前列腺癌,PSA 指數亦可作為監測治療效果及癌症復發的參考。 - 腎功能
排除因泌尿系統阻塞或尿液倒流等情況,使腎功能受損。
- 前列腺特異抗原(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, PSA)
-
直腸超聲波檢查(Transrectal Ultrasound, TRUS)
將超聲波探管經由肛門進入直腸,於前列腺後方作造影檢查,並於超聲波引導下,同時進行抽針檢查(TRUS Biopsy),即以針管抽取前列腺不同部位的組織(一般抽取十數針),作細胞化驗,以確定前列腺出現良性增生或惡性腫瘤。
-
前列腺、膀胱超聲波檢查(Ultrasound of Prostate and Bladder)
多用作量度及監測前列腺體積變化,觀察膀胱內是否出現結石或殘留尿液。
-
其他檢查:
- 尿動力學測試(Urodynamics)
在病人清醒的狀態下,醫生會將導管分別置入尿道及肛門,然後將生理鹽水注入膀胱,測量排尿受阻程度及查找原因,亦可監測治療效果。 - 膀胱內窺鏡(Cystoscopy)
檢查時,醫生會將內窺鏡經尿道進入膀胱,直接檢視尿道和膀胱是否出現結構性阻塞或病變,如有需要可同時進行治療。
- 尿動力學測試(Urodynamics)
若確診為前列腺癌,醫生會建議患者進行不同的造影檢查,評估癌症的擴散程度,例如:
- 腹部、盆腔磁力共振(MRI)或電腦掃描(CT)
- 骨骼掃描(Bone Scan)或 X 光檢查

治療方法:
-
藥物治療
一般適用於前列腺增生病情較輕之患者,紓緩排尿困難的情況。藥物大致分為以下兩類,可個別使用,或同時使用作結合治療:
- α–受體阻斷劑(Alpha-Receptor Blocker)
- 可放鬆膀胱頸肌肉,令尿道變得較為暢通,於數天至數星期內減輕徵狀
- 令血管鬆弛,同時達到降血壓的作用
- 因無法令脹大的前列腺縮小,故不能「治本」,若沒有配合其他治療而停藥,排尿問題可重現
- 5α-還原酶抑制劑(5-Alpha-Reductase Inhibitor)
- 抑制前列腺生長,將其體積縮小,適用於前列腺增生較嚴重患者,減低急性尿瀦留等併發症出現的風險
- 減少需要手術治療的機會,適用於手術風險較高的患者
- 需服用約 6 個月才起效,停藥後前列腺會再次增大,故須長期服用
- α–受體阻斷劑(Alpha-Receptor Blocker)
-
手術治療
大多用於前列腺增生病徵相對嚴重、或受併發症困擾的患者,較為普遍採用的微創手術包括:
- 經尿道前列腺切除手術(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)
- 刮除前列腺增生組織
- 經尿道前列腺切開手術(Transurethral Incision of Prostate)
- 於膀胱頸作切口,放闊受前列腺壓逼的尿道
- 經尿道前列腺切除手術(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)
若前列腺體積過大或出現其他併發症,醫生或會採用需全身麻醉的「開放式前列腺切除手術」(於下腹位置作剖腹切口),因此項手術創傷性較大,故留院時間及康復時間均會較長。
前列腺增生會演變成前列腺癌嗎?
前列腺增生本質是一種良性疾病,不會演變成惡性的前列腺癌,亦不會增加患上前列腺癌的風險。但須注意的是,前列腺增生與前列腺癌均較常出現於年長男士身上,亦可同時並存。超過七成前列腺癌患者年齡介乎 65 歲以上,家族曾有前列腺癌病史(尤以父親、兄弟等近親為主),或習慣高脂飲食,患上前列腺癌的風險亦較高。
相較其他癌症,前列腺癌病情發展緩慢,早期未必出現明顯病徵,但當腫瘤逐漸變大則可引起上述泌尿系統徵狀。若癌症後期擴散至周邊骨骼,盆骨、腰椎位置會持續感到痛楚,若擴散至較遠位置,例如腸道、肺部,則可能出現排便問題、咳嗽氣喘等,甚至整個人變得消瘦乏力。全科醫生袁靜怡醫生補充,由於前列腺增生與前列腺癌兩種疾病引起的泌尿徵狀十分相似,若出現相關病徵,應盡早求醫,安排各種檢驗以作診斷。
上述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構成任何治療建議。如有疑問,敬請向專業醫護人員查詢。
醫專薈熱線:(852) 9699 13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