膽固醇是維持身體機能不可或缺的元素,用來製作細胞壁、膽汁酸、荷爾蒙等。人體七八成膽固醇都是由肝臟製造,只有二三成由食物吸收。它本身屬中性,是好是壞,則取決於體內各種「脂蛋白」的水平。
甚麼是脂蛋白?
脂蛋白分為「高密度脂蛋白」、「低密度脂蛋白」、「極低密度脂蛋白」。因膽固醇屬非水溶性,故需與水溶性的脂蛋白結為化合物,才能進入血管。
高密度脂蛋白(High Density Lipoprotein, HDL):結合為高密度脂蛋白 -膽固醇(HDL-C),俗稱好膽固醇。
- HDL-C 從血管回流到肝臟分解,減低心血管疾病風險,對身體有益。
- 透過進食含「不飽和脂肪」的食物吸收,例如:海產的脂肪。
- LDL-C 從肝臟進入並沉積在血管壁,過多會形成斑塊,收窄並堵塞血管,引起心血管疾病。
- 透過進食含「飽和脂肪」或「反式脂肪」的食物吸收,例如:動物製品的脂肪。
- 肝臟收集體內脂肪製造VLDL,結合為極低密度脂蛋白-膽固醇(VLDL-C)。
- VLDL-C 進入血管,分解成三酸甘油脂(Triglyceride, TG) 和 LDL-C。
- 過多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。

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蘇勇柏醫生表示:「脂蛋白可以由食物吸收,若進食太多含有飽和脂肪或反式脂肪的食物,身體就會吸收過多低密度脂蛋白。這些低密度脂蛋白好比交通工具,將膽固醇帶入及黏貼在血管上,過多會形成血管閉塞,日積月累便有機會引致心血管疾病,因此俗稱壞膽固醇。」
壞膽固醇過高的成因:
- 先天遺傳:多種遺傳基因可影響肝臟製造及分解膽固醇,LDL-C 驗血指數達 7mmol/L 或以上,比常人高出兩倍。
- 進食過多含有飽和脂肪或反式脂肪的食物
- 缺乏運動
- 吸煙、酗酒
- 身體病患,例如:糖尿病、肥胖、腎病、甲狀腺功能減退等
我體內的膽固醇超標嗎?
膽固醇過高並無明顯病徵,需要透過驗血來檢測。年輕人或體重理想的人士也有可能膽固醇過高,當症狀出現時可能已是併發症的先兆。
膽固醇驗血指標
根據美國心臟協會/ 美國心臟學院指引:
# 十年心血管疾病風險 < 10%(一般健康人士)
* 十年心血管疾病風險 10% 至 ≤ 20%(包括吸煙、患有高血壓人士)
** 十年心血管疾病風險 > 20%(患有糖尿病、腎病、心血管疾病、缺血性中風人士)
另一指標:總膽固醇除以好膽固醇(Total Cholesterol ÷ HDL-C)
◆ < 3.5 為最理想
◆ > 5 則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機會

併發症:
- 動脈粥樣硬化
- 心血管病:冠心病、心肌梗塞
- 腦血管病:中風
- 周邊血管病變,血管閉塞引起傷口或潰瘍,嚴重或需截肢
治療及改善:
1. 均衡飲食
▲ 多選擇蔬果、豆類、植物油及含豐富奧米加3(OMEGA-3) 的食物
減少進食煎炸類食物、肉類、動物脂肪、內臟( 例如豬腦、豬腰),及部分膽固醇含量較高的海鮮。
2. 運動
▲ 最理想為每週至少5天、每次20-30分鐘帶氧運動
▲ 改變日常生活習慣,例如多步行、飯後散步、走樓梯
3. 藥物
▲ 他汀類 Statin:抑制肝臟製造膽固醇
▲ 膽固醇吸收抑制劑 Ezetimibe:抑制小腸吸收食物中的膽固醇
▲ 生物製劑注射 PCSK9 inhibitor:增加肝臟從血液回收膽固醇的能力
4. 營養補充品
▲ 進食含豐富奧米加3或其他具效能的營養補充品,或有助改善問題。
如有任何疑問,請向專業醫護人員查詢。
醫專薈熱線:(852) 9699 1330
電郵:info@medicinone.com
3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