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炎鏈球菌(Streptococcus pneumoniae)又稱肺炎球菌,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細菌,它通過咳嗽與飛沫,或與患者親密接觸及觸摸被細菌污染的物件傳播。迄今為止,已有超過90種血清型的肺炎球菌,它們藏匿於人類鼻腔內,一旦感冒或免疫能力降低,該病菌就可能通過呼吸道或血液入侵至人體體內。
除了能夠導致細菌性肺炎以外,它還是中耳炎、急性鼻竇炎、腦膜炎、骨髓炎等病症的主要病原體之一。每一年,全球範圍內都有超過100萬人死於肺炎鏈球菌引發的感染,其中,65歲以上的老年人和2歲以下的嬰幼兒是感染該病菌的主要群體。
兒童有機會因為感染肺炎鏈球菌而死亡,即使治癒了也可能會令部分兒童產生智力低下、聽力障礙、癲癇等後遺症。除了高發群體之外,當普通成年人處於免疫力變差的情況下,同樣容易感染該病菌。
近二三十年來,肺炎鏈球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逐漸增加,因此一般建議接種預防肺炎疫苗。
不同疫苗之間的區別
現在市面上的肺炎疫苗大致分為三種,分別為7價、13價及23價。所謂的幾「價」,指的是針對肺炎鏈球菌當中的幾種血清類型。其中,7價及13價疫苗為多醣蛋白結合疫苗,23價疫苗則是多醣疫苗。
- 多醣疫苗:顧名思義,該疫苗由多醣抗原組成,而23價疫苗肺炎疫苗涵蓋了最多的血清型,然而它刺激嬰幼兒產生抗體的能力較差,因此只適用於2歲以上的兒童。
- 多醣蛋白疫苗:該疫苗就是多糖與蛋白的結合,它們能夠刺激嬰幼兒產生抗體,可以作用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。值得注意的是,由於2歲以內的孩子感染肺炎鏈球菌的風險最大,因此該類型疫苗的使用也更加廣泛。
其中,13價相當於7價疫苗的升級版,已漸漸取代了7價苗。它覆蓋了最常見的13種血清型(1、3、4、5、6A、6B、7F、9V、14、18C、19A、19F及23F),覆蓋率高達73%。同時,13價是世界衛生組織(WHO)優先推薦的疫苗,包括香港、澳門及臺灣在內,全世界約有86個國家和地區都將其規定為必須注射的疫苗。
哪些人需要接種13價疫苗?
肺炎鏈球菌是寄居在人類呼吸道上的常客,任何年齡階段的人群都有可能感染該病毒。因此,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未雨綢繆,接種疫苗,一起抵禦該病毒的侵襲:
- 2歲或以上的高危群組(包括曾患侵入性肺炎球菌病、缺乏免疫功能、患有慢性疾病、裝有人工耳蝸的人群)應該接種一劑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,並在6 到12 個月後再接種1劑23 價疫苗。對於那些接種過23價疫苗的人,則應在上一次接種疫苗的1年後再接種13價疫苗。同理,接種過13價疫苗的人也應在接種該疫苗的1年之後才接種23價疫苗。
- 2歲以內的嬰幼兒則需注射3針,分別在2、4接種兩劑基礎針,12-15個月時接種一次加強劑。
- 對於65歲及以上無高風險的人士,則建議應接種一劑13價疫苗或一劑23價疫苗。

關於肺炎疫苗,你還應該知道……
- 注射過肺炎疫苗,可以降低孩子患病的風險,但並不代表100%不會染病。儘管13價疫苗包含了大部分侵略性較強的血清型,但並沒有包含所有血清型(肺炎鏈球菌共有90多種血清型)。此外,肺炎鏈球菌也並不是引發肺炎的唯一一種病原體,其他病菌同樣能導致肺炎。
- 曾經患過肺炎鏈球菌疾病,也應接種疫苗:由於該病菌有超過90種血清型,即便你曾經得過其中一種肺炎,也未必代表你已對其他血清型的病菌產生免疫力。
- 肺炎鏈球菌疫苗已被證實為安全的疫苗,接種疫苗後最常見的反應包括短暫的食欲不振或焦躁不安,接種部位產生輕微的腫脹或疼痛,身體輕微發熱(一般情況下,體溫會在38.5°C以下,持續1-2天皆屬於正常現象)。接種第二劑後出現局部反應的可能性比較高,但都會在幾天內不治而愈。當然,若注射疫苗後產生了嚴重過敏或局部感染等異常反應,則建議及時就醫治療,並且不應繼續接種。
- 女性在懷孕期間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安全性尚屬未知,因此,女性想要接種該疫苗,應盡可能在懷孕前完成。
如對肺炎鏈球菌疫苗有任何疑問,請向你的家庭醫生查詢。
醫專薈熱線:(852) 9699 13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