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炎球菌感染是由肺炎鏈球菌(肺炎球菌)引致的疾病。此細菌有超過90種血清型。
病徵:
肺炎球菌是引致中耳炎和肺炎的常見病原體。此細菌亦可引致侵入性肺炎球菌感染,如入侵腦膜 (引致腦膜炎) 和血液 (引致敗血病),導致嚴重甚至致命的疾病。
在不同的情況下,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的病徵:
- 中耳炎: 發燒、耳痛或有分泌物流出;若重複感染,聽覺或會受損。
- 肺炎: 發燒、呼吸急促、發冷和帶痰的咳嗽;嚴重者可能死亡。
- 腦膜炎: 發燒、頸部僵硬及精神昏亂,並可引致長期聽覺受損,甚至死亡。
- 敗血病︰ 部份病徵與肺炎和腦膜炎相似,並出現關節痛和發冷。

傳播途徑:
肺炎球菌常見於健康人士的鼻及咽喉,尤以兒童較為普遍。肺炎球菌主要經患者咳嗽和打噴嚏而產生的飛沫,或與患者親密接觸和觸摸被這細菌污染的物件而傳播。潛伏期:約1-3天。
高危組別:
- 幼童
- 長者
- 其他人士:
- 長期病患者,如糖尿病患者、腎病患者、肝病患者、肺病患者及心臟病患者
- 曾患侵入性肺炎球菌感染
- 免疫力受損,如癌病患者、愛滋病患者等
- 植入了人工耳蝸
治理方法:
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蘇勇柏醫生指出,在一般情況下,合適的抗生素如青黴素可治療肺炎球菌感染,但抗藥性肺炎球菌的出現令治療更加困難。
預防方法:
抗藥性肺炎球菌的出現令預防變得更為重要。現時已有疫苗可有效預防此病。因此,市民應按需要接種疫苗以加強保護,還要保持良好衞生以防止疾病傳播。
接種疫苗:
現時有多種安全又有效預防肺炎球菌感染的疫苗,接種疫苗的種類和次數,會按接種者的年齡有所不同,一般分為以下幾種:
十三價肺炎球菌疫苗 (PCV 13)
1. 曾經接種過七價肺炎球菌疫苗 (PCV 7)
- 12個月– 17歲:如之前已接種了七價肺炎球菌疫苗 (PCV 7),建議再接種一針十三價疫苗(PCV 13)(於注射最後一針七價疫苗後相隔最少8星期)
2. 沒有接種過肺炎球菌疫苗
- 6星期 – 6個月:第一針於6星期至2個月、第二針於4個月、第三針於6個月、第四針於12-15個月
- 7個月 – 11個月:共注射3針,第一及第二針最少相隔一個月,第二及第三針最少相隔兩個月(第三針需在年齡達12個月後注射)
- 12個月 – 23個月:共注射2針,第一及第二針最少相隔兩個月
- 24個月 – 17歲:注射1針
3. 50歲以上:注射1針
二十三價肺炎球菌疫苗 (23vPVV)
- 2歲以上之長期病患者
- 50歲以上人士
- 2歲以上高危人士應注射2針(如第二針在10歲或以前注射,建議3年後再次接種)
- 65歲以上人士,如過去5年內沒有接種,建議再次接種
您知道嗎?
肺炎球菌感染的病徵及後果:
肺炎球菌存活於人體,有機會經患者的飛沫、與患者親密接觸或觸摸被這細菌污染的物件而傳播。肺炎患者可能出現發燒、呼吸急促、發冷和帶痰的咳嗽;嚴重者可能死亡。
較易患上肺炎的高風險人士:
未滿2歲之幼童、年屆65歲或以上的長者、曾患侵入性肺炎球菌病、缺乏免疫功能及慢性病患者等。
肺炎球菌疫苗*
目前市面上有兩款肺炎球菌疫苗,均屬安全並可預防侵入性肺炎球菌疾病。
- 肺炎球菌結合疫苗(PCV)PCV7 / PCV10 / PCV13,分別包括7 種、10 種和13 種血清型
- 23 價肺炎球菌多醣疫苗(23vPPV)
*兩種疫苗均可與其他疫苗,包括「流感疫苗」一同接種。
醫專薈熱線:(852) 9699 13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