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分新冠肺炎( COVID-19 )患者確診初期未有明顯病徵,但新冠病毒可導致肺部感染,因而降低血氧含量,患者未必及時察覺,有機會令病情加速惡化。血氧水平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,究竟什麼才是正常的血氧水平?

部分新冠肺炎( COVID-19 )患者確診初期未有明顯病徵,但新冠病毒可導致肺部感染,因而降低血氧含量,患者未必及時察覺,有機會令病情加速惡化。血氧水平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,究竟什麼才是正常的血氧水平?
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擔心一旦接受藥物治療後,是否代表日後必須要長期服藥?與其過分憂慮,不如積極治療及改變生活習慣,定期監測反映血糖的重要指標糖化血紅素(HbA1c)水平,三管齊下向改善病情的目標進發。
市面上的體檢計劃五花八門,若果沒有醫生解說報告,一般人拿著驗身報告彷如閱讀外星文,究竟哪些資訊比較重要?如何得知自己是否患上「三高」都市病?其實只要學懂解讀三大重要指標,就能解開驗身報告的疑團!
世衞報告於 2021年世界癌症日公佈,乳癌首度超過已排在第1️位二十年的肺癌,成全球最常見癌症,可見女性患癌機率比男性高。其實這情況在香港亦有遞增趨勢,根據2020年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公佈的資料顯示,在20至50歲的成年人中,女性患癌比例較同齡男性高。
大腸癌在本港是常見的癌症之一,致命率僅次於肺癌,排在第二位 。可幸的是,大腸癌是少數可預防的癌症,因此定期照腸鏡可阻截瘜肉演變成癌。
「蘋果教主」喬布斯(Steve Jobs)和法國名廚喬爾·侯布匈(Joël Robuchon)先後患上胰臟癌而離世。原來「胰臟」兼具「內分泌」與「外分泌」的重要功能,若反覆胰臟發炎,可演變爲慢性胰臟炎,甚至增加患胰臟癌的風險。
前列腺增生又稱前列腺肥大,屬良性增生,雖然並非癌症,但有機會出現尿頻、排尿困難或尿流緩慢等症狀,較嚴重的甚至會影響腎功能。男士如發現疑似病徵,建議盡早求醫接受治療,便可減低對生活的影響。
一般提到甲狀腺疾病,多數人會聯想起「大頸泡」,又或者「躁底」等形容詞,究竟「甲亢」是什麼?對人體健康影響大嗎?是不是女性患者佔多數?
相信大部分人都經歷過「頭痛」症狀,有人會選擇置之不理,或服食成藥解燃眉之急;有人會感到困擾,擔心身體出了其他問題。造成頭痛的原因有很多,包括常見的過勞、發燒、情緒反應等,也有因為其他疾病而引起……
不少女士用力咳、跑步、開懷大笑時,會突然出現滲尿甚至失禁的情況,這些都是應力性尿失禁的症狀。其實此問題並非不治之症,只要積極應對,一般以微創手術 TVT-O 治療,治癒率非常高。
不同年齡的女士都可能遇上不同的婦科問題,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,患上某些婦科疾病的機會愈高,例如乳癌。一般情況下,基本的婦科檢查包括:常規婦科檢查、子宮頸抹片檢查、盆腔超聲波檢查、乳房超聲波檢查。
甚麼是胃鏡檢查?胃鏡檢查,簡稱OGD,是以一支柔軟、長管狀內窺鏡,在上腔消化道黏膜作的檢查,範圍包括食道、胃及十二指腸部位…